这个时候 ,国际著名品牌设计顾问公司的经验和有关品牌设计的书籍成了我国设计师能量的来源。通过学习和模仿 ,一批具有视觉魅力的中国品牌得以问世。但是 ,由于受到固有的工艺美术和广告设计教育背景的限制 ,中国品牌设计师对 “美”和 “形式”的追求过分扩大 ,在感性的视觉层面投入了过多的精力。由于缺少理性层面的深入研究 ,许多品牌设计都局限在表面的视觉形象上。这类的品牌设计往往作为企业 “新视觉形象”粉墨登场 ,不断重复出现在平面和三维媒体里 ,而与品牌密切相关的企业文化、产品定位却没有跟上。
如此 “品牌设计之风 ”的流行 ,致使中国的企业只注重品牌感性价值的提升 ,忽略了品牌的理性价值和蕴涵其中的企业文化内涵。品牌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中,以 “提高产品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最为响亮。在 “以量取胜”的中国市场里 ,我们不断听到企业要求提高销售额 ,提高市场占有率 ,这些似乎成了品牌设计的关键任务。
显然 ,许多企业忽视了这样的现实 提高产品销量和占有市场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带来利润的增加。因为,生产更多的产品势必扩大产能 ,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生产 ,这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一些资本来源困难的企业只有不断借债才能运转,由此导致资产负债率过高 ,导致产品价格的提高,这些又会使企业失去市场竞争优势。我们可以看到 ,这类品牌在获取高利润的同时也背负着更大的风险 ,这似乎与品牌设计的本意背道而驰。但在现实中,不断有由于资金链吃紧而导致企业崩盘的例子 ,这些都迫使我们重新思考品牌设计的本质。事实上 ,品牌之所以能够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 ,是因为品牌为产品带来了附加值 ,这种增值功能才是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品牌的真正意义。而且 ,品牌的设计不能一墩而就 ,而是需要不断塑造和深化。所以说 ,品牌设计的首要 目的并非提高市场占有率 ,而是提高品牌的单件利润率 ,减少企业的资本投入和运营成本,由此实现产品价值的最大化和市场利润的最大化。
在产品制造和销售策略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产品时代、形象时代和定位时代。每个时期都有伟大的指导性理论被总结出来 ,这些被实践证明确实有效的理论已经为各大国际品牌公司所接受。在定位时代,在品牌设计的过程中,正确理解产品的定位至关重要。由于对 “定位理论”的误读 ,行业里一直流行着 “差异化品牌设计”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