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还有一个更加重要和必须完成的管理任务,及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明天,公司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必须做些什么?为了公司未来的成长和繁荣,公司的业务组合是否需要演进?如何演进?因此,管理者必须跳出现有业务使命的圆圈,战略性的思考新技术的演进将如何影响公司的业务范围,多变的客户需求和期望,新市场和竞争环境的出现,等等。他们必须做出一些基本的决策,决定公司的经营方向,提出一个战略展望,,确立他们公司必须进入的事业。换句话来说,公司管理者对公司现有业务使命的设想还要加上公司管理这对公司未来业务的组成、产品线和顾客群的设想。公司的业务环境变化越快,公司局限于公司的业务现状就有可能成为灾难的征兆,公司管理层就月有必要考虑公司应该在未来执行什么样的战略路线以适应变化着的外部环境和新出现的市场机会。
在未来,公司要竭尽全力成为一个什么类型的公司?公司究竟要占领什么样的市场位置?公司管理层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实际上构成了公司的战略展望。如果公司的业务使命(或使命宣言)不但清晰的表述了现在的业务,而且阐明了公司前进的方向和公司未来的业务范围,那么公司的业务使命和公司的战略展望就合而为一了。
在实践中,公司的使命宣言更多的涉及“我们现在的业务是什么”,而较少的涉及“我们往后的业务是什么”,因此战略展望和使命宣言之间在概念上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提出公司未来的战略展望是公司有效的战略领导的前提条件。如果首先不对问题有一个合理的结论,公司的管理者在领导公司和制定战略方向方面就不可能获得成功:公司前进的方向是什么?公司的业务组合需要做那些变动?为满足未来顾客的需求和在竞争中取得成功,公司需要建立哪些能力?如果对此有了一个清晰明了缜密周全的战略展望,公司的管理者就有了一个真正能指导公司决策灯塔,公司的管理者就有了一个前进的航线和制定公司战略和经营政策的基础。
,他认为:一个行业的竞争状态是各种竞争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竞争力量主要包括五个方面:行业中现有公司之间的竞争状况、供应商的议价能力、顾客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提供商为了争夺顾客所采取的进攻性行动、来自潜在进入者的威胁等。迈克尔·波特指出,这五大竞争力量共同决定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指出公司战略的核心,应在于选择正确的行业,以及在行业中争取最具有吸引力的竞争位置。
行业变革驱动因素 行业变革驱动因素是指那些改变整个行业及竞争环境的主要原因及因素。敏锐地判断行业驱动因素是为了在制定战略时充分考虑几年后行业将发生的变化对公司经营可能产生的影响。行业中的许多事件都可能会对行业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都可能成为行业变革的驱动因素。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中对行业变革驱动因素做了深入分析,并进行了归类,它们主要包括:行业的全球化趋势、行业增长率的变化趋势、顾客群及顾客对产品使用方式的变化、产品与服务的革新、技术变革、营销变革、技术决窍的扩散、行业中大公司的进入或退出、成本和效率的变化、顾客偏好的变化、监管机构的影响力及政府政策的变化、行业不确定性和风险的降低、社会关注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等等。
:#�23'��N�`�bsp; 6.行业市场结构分析。从行业供求关系来看,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即供不应求、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若供大于求,则企业间的竞争激烈,可能导致价格下跌和高额的销售费用支出,有的企业可能会发生亏损;若供小于求,则各企业产品都可以找到合适的市场,价格相对稳定,新企业会大量涌入本行业。同时,还应对行业市场的需求分布状态、对行业产品需求变动的频繁性进行分析。
7.行业社会环境方面的限制分析。行业发展过程中,应当防止对空气、森林、水源、地貌等自然环境的污染,这些因素将会对行业的发展起限制作用。
以上讨论的七个因素都是相互联系的,每个方面的变化都会引起其它方面的变化,因此在分析行业发展变化时,必须注意抓好关键信息,以便企业领导人能及时恰当的作出反应。